道光皇帝为何要传位给咸丰,而不是强悍的“鬼子六”恭亲王?

道光皇帝为何要传位给咸丰,而不是强悍的“鬼子六”恭亲王?

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,清朝道光帝在圆明园召见了包括端华、僧格林沁等大臣,并在众人面前取出了藏在“正大光明”匾牌后的立储诏书,宣布将皇四子奕詝确立为太子。

奕詝是道光皇帝的第四子,生母为孝全皇后钮祜禄氏。道光二十年,孝全皇后去世,奕詝被其母亲的好友博尔济吉特氏代为抚养。从那时起,奕詝与同为皇子的奕訢,便成了道光皇帝立储的重点考察对象。奕詝为人品行高洁,谦逊仁厚,堪称理想之选,然而在军事和政治能力上,奕訢则表现得更为果敢与坚毅。由于这两位皇子各有优势,道光皇帝始终难以做出决定,这也是他未能迅速选立太子的原因之一。

首先,奕詝作为嫡长子,在传统的宗法制度中占据天然优势。尽管道光帝的长子奕纬早逝,且二子奕纲、三子奕继也相继夭折,奕詝成为了唯一的嫡长子。在满清的传统中,“立嫡不立长,立长不立幼”是选立太子的根本准则,奕詝作为嫡长且为长子,理应继承皇位。因此,尽管满清的宗法制并未完全严格执行,奕詝在这一点上无疑拥有一定的优势。

其次,奕詝出身显赫,他的生母为孝全皇后钮祜禄氏,地位尊贵,而奕訢的母亲虽也出身良好,但毕竟未被封为皇后,因此,奕詝在出身上的优势不言而喻。

此外,奕詝性格沉稳,具备做守成之君的潜力。尽管他在文治武功上不如奕訢,但却以仁爱与稳重著称。相比之下,奕訢则显得较为激进,且有些过于注重外界事务,尤其是西洋之事,这也让道光帝对其产生了些许不满。道光帝一生偏向保守,倾向选择性格与其执政理念相近的继承人,因此,他对奕詝的倾向逐渐显现。

展开全文

再者,奕詝受到帝师杜受田的深厚儒家教育,他从杜受田那里学到了仁孝和中庸之道,这使得他在日常行为和处世方式上都展现出谦恭谨慎、仁义礼智的美德。相反,奕訢则较为急功近利,注重展现自己,且在道光帝看来,他的一些举动和想法偏离了皇帝的传统理念。因此,虽然两位皇子各有所长,奕詝逐渐成为道光帝心中的首选。

综上所述,种种因素让奕詝在最终的选立中占据了显著的优势。经过多年的深思熟虑,道光帝在二十六年六月十六日悄然秘密立储。

《清史稿》中的《杜受田传》提到了一段生动的小插曲,进一步展示了奕詝和奕訢的不同个性,并最终促成了道光帝的决策。那次南苑狩猎,皇帝特意要求众皇子好好表现,希望借此机会观察他们的风采。其他皇子都拼尽全力,争相猎获,而奕訢自然成为了猎获最多的那一位。但让道光帝惊讶的是,奕詝手空无一物,竟然没有射中一只猎物。道光帝好奇地问他缘由,奕詝冷静回答:“父皇,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,鸟兽繁衍生息,我不忍伤害这些生灵,违背自然规律。”这番仁义之言令道光帝极为高兴,称赞道:“这才是皇帝应有的心胸与胸怀。”此后,道光帝对奕詝的表现非常满意,决定将他立为太子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上一篇: 为什么飞机提前40分钟就停止值机
下一篇: 兴平(陕西)最佳酒店推荐2025/2026

相关文章

电信的4g信号怎么样 哪个网络信号好
“出了圈”的“饭圈” 可以消停了
油卡怎么买
最新QQNT版QQ实时变声简单设置教程
血源诅咒买哪个版本最好
探索GitCode上的BotVS Strategies:智能交易策略开源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