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孑孓”是什么意思,孓怎么读,不读jié,也不读zi,孓字什么意思?
嗨,我又来跟你分享我的汉字学习笔记!本篇笔记,写的是“孓”字,你认识它吗?
孓字的读音为 jué ,与常见字“决”字同音,《广韵》里对孓字的注音为“居月切”。
很容易出错的一个字,,现在赶紧敲出它的拼音并找到它,发到底部留言区,现学现用才管用!
知道它的读音后,来看下它主要的含义和用法(后文有详细含义和用法):
① 基本字义:孓,指“孑孓”(jiéjué),即蚊子的幼虫。
② 详细字义:孓,见“孑孓”(jiéjué),指蚊子的幼虫。
③ 说文解字:孓,无左臂形,从了,丿象形。
④ 博雅:孑孒,短也,指井中小蟲。
如果想深入了解这个字,仅仅知道它的读音和主要含义,还是不够的,如果我们能知道前人创造这个字时候是怎么想的,那么就很容易从根本上掌握它,来看它的造字本义:
“孓”字金文字形是在“子”字字形上减去一部分,表示缺了左手臂。篆文承续金文字形。造字本义为动词,身体不全,缺失左臂。隶化后楷书略有变形。缺右臂叫“孑”,缺左臂叫“孓”。
金文时期,“孓”字的字形是在“子”字的基础上减去一部分,形象地表示缺失了左手臂的人。这种造字方法属于特殊指事字,通过减少笔画来表达“缺失”的概念。
篆文时期,继续沿用了金文的字形,没有发生大的变化。
隶书时期,字形进一步演变,楷书略有变形,但基本保持了篆书的形态。
古籍中,“孓”字被用来描述身体不全,特别是缺失左臂的情况。例如,《说文解字》中提到:“孓,无左臂也。”这个字的本义与“孑”字相对,后者表示缺失右臂。
后来,“孓”字的本义逐渐演变,现在更多地被用来指代与“孑孓”(蚊子的幼虫)相关的概念,或者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指代身体不全的人。
知道造字者造孓字的意图后,我们就很好理解这个字了。下边,看下古代字书里是如何解释这个字的:
《说文解字》中对“孓”字的解释如下:
“无左臂也。从了,丿象形。居月切文三。”
段玉裁在《说文解字注》中对“孓”字做了进一步解释:他首先提到“孓”字的意思是“无左臂”,并引用了古籍中的例证,如《大荒西经》中提到的人名“吴回”和“奇左”,来说明“奇左”即是指没有右臂的情况,而“孓”字则是表示没有左臂。
段玉裁还引用了《广雅》中的解释,说明“孑孓”指的是一种小虫,郭璞注解为井中的小赤虫。他进一步解释说,“孓”字的构成是由“了”字和“丿”(撇)组成的,这里的“丿”是象形的表示,整个字的读音是“居月切”。
《康熙字典》中提到“孓”字时,是参考了“孒”字的解释。其中,“孒”在《康熙字典》中被解释为短小的意思,或是井中的小虫。它也指无左臂的形态,与“孑”字组合成“孑孓”,仍表达短小的含义。
简单了解完古代字书里关于这字的释义外,我们对这个字的含义和用法就了解的差不多了。总结一下,现在来看下孓字如今的详细的含义和用法:
孑孓(jiéjué):指蚊子的幼虫,即蚊子的幼虫阶段。这个含义来源于“孓”字的详细字义部分,其中提到“见'孑孓’(jiéjué)”。这表明“孓”字如今主要与“孑”字结合使用,指代蚊子的幼虫。
短小:“孓”字有时被用来表示短小的意思。这一含义来源于页面中的“说文解字注”部分,其中提到“廣雅。孑孒、蜎也。郭樸云。井中小蛣蟩赤蟲也。”这里“蜎”指的是短小的意思。
文末,来对这篇文章要点做个小结:
“孓”字:读作jué。本义指小儿脐带脱落,后也用来泛指小儿刚生下时。
结束本篇关于汉字“孓”的笔记,就到这,共同学习,学到知识的话,点点赞、在看,下篇见!